你的位置:首页 > 日本料理 > 亲子丼_日式盖饭始祖

亲子丼_日式盖饭始祖

菜式特色:

1、这个“丼”,在表示日式盖饭时念“dong”,四声。初识这个字,是在日式的餐厅里,面对一份写满“丼”字的菜单有些一头雾水,虽然明白肯定是日式盖饭,可这字不在学习过的范畴内,赶紧请教了店内的人,原来是念“dong”。

2、第一次吃这个“亲子丼”,也不明白鸡肉和鸡蛋的组合为什么叫“亲子”,原来鸡肉是“亲”,鸡蛋是“子”就这么简单。在日式盖饭的悠久历史里,这款“亲子丼”堪称始祖,它诞生于明治年间,有100年以上的历史。以前是做成将蛋汁淋在鸡肉上的料理,后来由于鸡蛋价格昂贵,客人们舍不得料理的汤汁,就将米饭拌入汤汁一起食用,后来就慢慢演化成鸡肉蛋汁盖饭,也就是“亲子丼”了。

3、虽说是日式盖饭的始祖,但制作起来十分简单。从原料到调料,直至整个烹饪过程,只是简单的切配和煮制,没有需要耐心细致的繁琐步骤,十分适合厨房新手。由于主料是鸡肉和鸡蛋,都是十分易熟的材料,所以烹煮时间只需要十分钟左右,也十分适合忙碌的人们。

4、制作这样一款盖饭过程是极简单的,味道却很特别。日式食物的清爽不油腻特点在这款主食上充分体现,虽没有一滴额外的油脂,吃起来却不寡淡,湿润的蛋汁与米饭拌合,再有了洋葱和京葱的提香,口感滑嫩喷香,可谓是人见人爱的一道主食。

5、好吃的食物不一定需要复杂的烹饪过程才能制成,简单的食材和简便的制作一样也能造就令人惊喜的回味。

丼与井

《说文解字注》第五篇下的「丼」字小篆,中间有一点,显示《说文》认为「丼」 为井字的初形。《说文》对 的解释为 :「八家为一 ,象构韩形。…古者伯益初作井 。」, 并认为中间那一点 「象罋」。然而,在李孝定(1965)编纂的《甲骨文字集释》内 ,甲骨文皆作「井」,中间没有一点。在已知的卜辞中,此字皆用于「井方」、「帚井」等处,都没有用来指涉水井。至于周代的金文,根据周法高(1982)编纂的《金文诂林》与 《金文诂林补》,就区分为「井」与「丼」两形。井字在很多地方可以通假作「刑」或 「型」,也用来作为地名或人名。「井」和「丼」两字截然有别,但都找不到一种用法是指涉「水井」的。根据全广镇(1989) 《两周金文通假字研究》(页205 )与吴其昌(1991) 《金文世族谱》(卷二页五至六、卷一页十八至十九),中间有一点的「丼」,皆与姜姓之奠 (郑) 氏有关 ,例如 壶之「丼公」、 鼎之「丼叔」。中间无一点的井字,与「邢」字相通 ,受封者是周公之后,为姬姓 ,例如麦鼎之「井侯」。虽然在甲骨文卜辞与钟鼎铭文中,都找不到作为水井之用的井字,但是《说文》也确指「丼」字是「井」字的初形。   

我们还不知道 ,究竟是在周代分化为二字,或是水井的「丼」在甲骨文里本来中间就有一点 ,只是因没有用在地名或人名上,所以才未在卜辞中留下记录。如果是后者,那有可能「井」字的原义就是「效法」或「规范」 ,并由此引申出「阱」、「刑」、「型」等字。   

丼字如果是从井字衍申而来,本来或许是写作「丼」,从水从井。此字见于甲骨文,但不见于《说文》,在后来的《集韵》与《玉篇》中,此字解作「小水」,或假借作「阱」。可能是再由「丼」简化作「丼」,中间那一点并非如《说文》所说的是「象罋」。这只是个猜想,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实或否证。

更多日本料理:http://www.gutoubuluo.com/category/meishitianxia/ribenliaoli


  • 页面: 1 2

  •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  •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    赶快留言冒泡

    • 评论 (0)
    No comments yet.
    吐个泡浮上去.

    美食导航

    更多